隱藏的利潤,巨大的市場,讓電商們前赴后繼一頭扎進了農產品。據統計,2014年國內農產品電商平臺接近4000家。而在這種火爆的背后,農產品電商的發展,是否真如我們看起來那般美好呢?
時間:2014年9月13日地點:安徽省蕪湖市
章燎原,是個喜歡和90后混在一起的人。他把一家在互聯網上賣堅果的企業,第一年銷售額做到3個億,第二年銷售額做到了10個億。對于盈利,章燎原聲稱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安徽三只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章燎原:我們現在講,互聯網上年產值做一兩千萬的,你一定賺錢。一個億以上的很痛苦。我們做3.26個億,我們不賺錢,我們做10個億,我們今年能贏利3000萬,問題是我該賺這個錢還是不該賺這個錢。我們打算不該賺這個錢,因為我們看到是未來更廣闊的市場份額,因為中國有13億的消費群體,這才剛剛開始。
互聯網給了所有人平等競爭的機會,但也因此變成最激烈的廝殺戰場。
在詭譎難辨的電商江湖,章燎原認為,只有永遠跑在第一位才算安全。但他的急速擴張,卻為企業埋下一顆定時炸彈,并在2014年的第一天就被引爆。
2014年1月1日,農歷臘八節,三只松鼠客服部,每個人都嗅到了空氣中彌漫的那種緊張氣氛。從早上十點開始,交易量就直線上升。
安徽三只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章燎原:沒有想到,臘八節一天就2000多萬,問題是臘八節第二天依舊是2000萬,第三天依舊是2000萬。非常興奮。
一個星期后,章燎原拿到了最終的統計數據。6天銷售額8000萬,這是很多傳統堅果企業一年都達不到的數字。但這個數字,卻讓章燎原嚇出了一身冷汗。
安徽三只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章燎原:回去用電腦軟件一測算,完了。因為根據理論上講,我們永遠發不完這些貨,在過年前發不完這些貨。
按照天貓的規定,客戶下訂單之后,企業必須在72小時之內發貨。8000萬元的銷售額,意味著至少有50多萬個包裹。無論是人力物力,硬件和管理,章燎原的企業都還沒有準備好。
2014年,章燎原在這里打響了一場年貨保衛戰。
安徽三只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章燎原:除了客服以外,所有的策劃的設計的全部來發貨,這個地方有1500人,發了30天,每天24小時,包括我在內。每天有幾十輛快遞的車子,供應商的車子,全部徘徊在這里。
就是當時我們感受到什么,就是這種膠帶,我們公司很多人聽到這種膠帶,這種撕裂的聲音,就會感到很心酸。
可就算是這樣,還是有很多包裹延誤在路上。
越來越多的顧客收不到貨,很快,就在網絡上形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聲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