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個方面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
改革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如何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創新農業農村發展體制機制,激發鄉村發展活力?今年的市委一號文件從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五個方面進行了部署。
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我市要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合川區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有序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改革。規范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穩慎推進永川區、大足區、梁平區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我市要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集體資產股份權能;加強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建設,完善農村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
擴面深化農村“三變”改革。涉農區縣選擇1—2個具備條件的鄉鎮全域推進,2021年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市20%左右的行政村;完善農村集體資源資產股權形式,探索建立“三變”改革風險補償金或準備金。
深入推進“三社”融合發展。我市要優化完善“三社”融合發展政策措施,分類改造建設基層供銷社;深化“三社”股份合作、生產合作、服務合作、密切利益聯結。
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我市要大力發展股份合作經濟,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運行機制,2021年基本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
明確推動城鄉區域融合發展的實施路徑
今年的市委一號文件對推動城鄉區域融合發展的實施路徑,作了明確部署,提出一系列政策舉措。
首先要加快縣(區)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把縣(區)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強化區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強化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重慶西部片區建設和南岸區市級城鄉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
其次要促進“一區兩群”農業農村協調發展。加快主城都市區現代都市農業轉型升級,推動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支持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農文旅融合發展。
第三要加快建設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以成都、重慶兩個中心城市之間連綿帶為重點,以毗鄰地區為先導,加快建設優質糧油、生豬、蔬菜、中藥材、柑橘、檸檬等產業帶(基地),打造成渝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區,共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