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同印發的《四川省生豬生產基本保障任務》,四川省生豬生產確定了全年4008萬頭的基本保障任務,除阿壩、甘孜外,全省其他19個市州有17個市州基本保障任務都在100萬頭以上,其中,南充、達州年出欄300萬頭以上,成都市年出欄基本保障任務為556萬頭。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好科技副總裁龔華忠在發布會現場表示,新希望將在已與四川綿陽、廣安、資陽等地簽約合作的基礎上,繼續實施“川豬壯大計劃”、擴大在川投資規模,未來3至5年達到在川1200萬頭出欄生豬年產能的規模。
對于“豬九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九條措施的政策性和操作性都很強,主要精神可以用“12345”這一組數據來概括。
“1”是,突出一個“穩”字,發展生豬生產,保證市場供應。
豬糧安天下,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事關“三農”發展、群眾生活和物價穩定。“我們是全國最大的生豬養殖大省,也是豬肉消費大省,老百姓的餐桌上,豬肉占了較大部分。”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出臺這個文件,目的就是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振社會信心、企業信心和民眾信心,促進生豬穩定生產和轉型升級,增加市場豬肉及其制品有效供應,把物價水平穩定下來,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安心。“同時,我們也要積極扛起政治責任,為全國生豬生產和豬肉供給,作出四川貢獻。”
“2”是突出兩個重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保供。
一是加強動物疫病防控。
據了解,我省將從5個方面,提高綜合防治的水平。
其中包括,(1)強化生物安全隔離帶建設,對種豬場(含地方豬保種場)以及規模化商品豬場等重點場所周邊范圍內的生豬散養戶進行排查清理,制定“一場一策”的防控方案。(2)進一步明確禁止使用餐廚廢棄物喂豬。推動建立產生者付費、處理者受益的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長效機制。(3)各市(州)要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餐廚垃圾收運處理規劃編制工作,力爭2020年底前建成一個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示范項目。(4)省市縣三級設立種豬、仔豬“點對點”調運指揮辦公室,暢通種豬、仔豬“點對點”調運。(5)加快推進生豬運輸車輛清洗消毒場所建設,養豬大縣要以鎮為單位設立清洗消毒站。
二是以穩定生產為基礎保障市場供給。
這方面,主要是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為抓手,從7個方面著手,解決好生豬發展、豬肉供應和社會救助等方面的問題。
其中包括,(1)實行生豬生產紅線制度,省政府將生豬出欄量作為“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重要考核內容,省“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聯席會議制定生豬生產專項考核方案。(2)積極探索跨區建立生豬“菜籃子”基地機制,加強生豬及其產品產銷對接,特別是成都市等生豬主銷區要主動對接主產區,將生豬生產納入與周邊區域同城化、一體化合作內容。(3)各市(州)、縣(市、區)要在生豬基地改擴建、標準化改造、產能提升等方面給予扶持。(4)各地要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對依法劃定的禁養區內關停搬遷的養殖場(戶),要安排用地支持異地重建,做到“拆一補一”。(5)建立省、市(州)聯動儲備機制,加快推進凍豬肉儲備工作,省級財政積極支持省級收儲計劃,各地也要落實好地方儲備。(6)大型企業、學校等單位要主動建立定點供應渠道,穩定供銷關系,提高自身供應保障水平。(7)各地要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以保障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為重點,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按規定適時啟動省級救助政策。